【簡介:】??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智勇雙全的主人公李向陽和《劍吼 長城東》中令日寇聞風喪膽的主人公鮑真,早已是家喻戶曉的 傳奇式抗日英雄。其藝術形象的原型,就是盤山抗日根據地開
??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智勇雙全的主人公李向陽和《劍吼 長城東》中令日寇聞風喪膽的主人公鮑真,早已是家喻戶曉的 傳奇式抗日英雄。其藝術形象的原型,就是盤山抗日根據地開 辟者、冀東軍分區(qū)副司令員兼十三團團長包森。包森,生于1911年7月21日,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陜 西蒲城三合鎮(zhèn)義龍趙家村人。
??1927年包森入蒲城縣第一高小, 開始接觸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校的進步活動,同年,在學校 進步力量召開的追悼李大釗的大會上,他走上講臺慷慨激昂地 痛斥軍閥張作霖的罪行,受到廣大進步師生的贊許。1930年, 包森入三原縣省立第三中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 采取了不抵抗的反動政策。
??包森義憤填膺,聯合學校愛國同學 組成宣傳隊,在三原、涇陽等地舉行示威游行,帶頭沖入涇陽 縣國民黨部,要求國民黨政府抗日。在遭到拒絕后,他一怒之 下將縣黨部牌子砸碎,回到學校發(fā)動學生舉行罷課,反對國民 黨賣國投降政策。最后被學校當局開除了學籍,后又遭通緝。
?? 包森被學校開除后回到家鄉(xiāng),繼續(xù)聯絡愛國同學,到處宣傳抗 日救國。1932年2月,在蒲城縣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不久,進 入西安高中上學。1932年8月1日,在黨的領導下,西安各中學學生集會紀念中國工農紅軍誕生,宣傳抗日救國,抨擊國民 黨政府反動政策。
??西安反動當局派了大批軍警包圍會場,逮捕 了大會領導人包森等32名學生。在被關押期間,包森與難友互 相鼓勵,繼續(xù)宣傳抗日救國。后來西安學聯發(fā)動全市學生進行 抗議,才迫使反動當局不得不將包森等人釋放。釋放后被派到 涇陽、三原縣領導農民開展游擊戰(zhàn)爭 1933年秋,中共陜西省 委機關遭敵人破壞,黨組織又派包森赴西安恢復黨的工作,到 西安不久又被敵人逮捕,以“危害民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 年。
??在監(jiān)獄中,他受盡各種酷刑,仍然痛斥國民黨的反動罪行, 組織難友發(fā)動絕食斗爭,為此被敵人定為“首亂分子”,隔離監(jiān) 押,加以重鐐,坐監(jiān)三年多,直到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才獲釋出 獄。出獄后,正值我黨與東北軍、西北軍密切合作,黨派他到西 北軍任特務營二連指導員,從事政治工作。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 后,黨為培養(yǎng)抗日軍政干部,又派他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畢業(yè)后,分配到晉察冀八路軍獨立一師地方工作隊工作。先在淶 源、唐縣、定縣工作,后隨軍挺進平西開辟平西根據地,后又擔 任八路軍鄧華支隊三十三大隊總支書記。1938年6月,包森隨八路軍四縱隊鄧華、宋時倫支隊自平 西挺進冀東,10月,四縱西撤,包森奉命率200余人留在冀東 堅持敵后游擊戰(zhàn),到1939年指揮大小戰(zhàn)斗數十次,殲敵數百人。
?? 1939年4月16日,包森指揮部下巧妙活捉前來捉拿自己的日本 天皇表弟、憲兵大佐赤本,一時震動日本朝野,日本方面派出 川島芳子前來調查。1939年秋,冀東軍分區(qū)成立,包森任副司 令員。1940年2月,包森率部到達盤山,與薊、遵、興、平、 三支隊會合,成立盤山八路軍辦事處,開辟了盤山抗日根據地。
?? 他先后指揮了白草洼、十棵樹、馬伸橋等戰(zhàn)斗,給日偽軍以沉 重打擊,鞏固擴大了抗日根據地。1940年6月下旬設伏白草洼, 與日軍激戰(zhàn)14個小時,全殲日軍一個騎兵中隊,首開冀東整連全殲日軍戰(zhàn)斗的先河。秋季,八路軍冀東軍分區(qū)十三團正式組 建,包森任團長。
??經過一年浴血奮戰(zhàn),盤山地區(qū)建立了七個聯 合縣政府,境內人口 200多萬。1941年春,包森率部參加反 “治安強化運動”。、941年秋,冀東軍分區(qū)開展打擊偽治安軍的 作戰(zhàn)行動開始后,包森多謀善斷、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揮下, 部隊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
??其中,1942年1月燕山口內果河 沿一役,包森以七個連的兵力,全殲偽“治安軍”第四團,斃 俘敵軍千余人,繳獲山炮2門,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26挺, 長短槍700余支,彈藥10余萬發(fā)及其他大量軍用物資,創(chuàng)造了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跡。晉察冀軍區(qū)接到戰(zhàn)報,竟然不敢 相信,馬上電令再查戰(zhàn)果。
??當時在冀東一帶包森的大名婦孺皆 知,人們親切地稱他“包隊長”、“包司令”、“包團長”。而敵 人則把他視為克星,偽軍們口角,經常以“出門打仗碰上老包” 為咒語。包森上百次地出沒在與日偽軍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廝殺中, 不止一次地掛彩,但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堅守在戰(zhàn) 斗指揮的最前沿。
??1942年2月27日,包森將軍率部在遵化與日寇、偽滿洲軍 作戰(zhàn)時,不幸中彈犧牲,以自己31歲的生命為威武不能屈的民 族精神做了最好的詮釋。包森犧牲的消息傳出后,整個冀東黨 政軍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敵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也一反 常態(tài),在日本報紙的宣傳報道上,都去掉了污蔑攻擊之詞,做 了以《包森司令長官戰(zhàn)死》的鄭重報道,反映了這位抗日民族 英雄在敵人心目中的地位。
??3月17日,延安《解放日報》頭版 為包森撰寫社論稱:“他的赫赫戰(zhàn)功與英雄精神將永遠留在人民 的記憶中”,“英名永在”。葉劍英元帥稱他為“中國的夏伯陽”。 新中國成立后,他的遺骨被安葬在天津市薊縣盤山烈士陵園, 這位名揚冀東的抗日英雄與犧牲在各個時期的1300多位烈士長 眠這里。
??包森烈士墓碑正面鐫刻著“包森烈士之墓”六個大字,墓碑背面是包森生平。包森同志的赫赫戰(zhàn)功與英雄精神將永遠 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